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林磊明:科技是解决金融痛点的“有力的手术刀”|中国金融科技论坛_顺水鱼外汇财经_顺水鱼外汇网

核心摘要: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林磊明   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2019年5月3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为京交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新时代 新金融新科技,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林磊明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科技是解决金融痛点、难点问题的“有力的手术刀”。   一方面,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手段,能够让传统金融模式自己消失于无形中,自己把整个金融服务带入到社会生态领域中。   另一方面,科技给金融带来的不仅是新产品或者新工具,而是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建信<a href='http://www.fishea.cn/mall/'  target='_blank'>金融</a>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林磊明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林磊明

  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2019年5月3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为京交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新时代 新金融新科技,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林磊明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科技是解决金融痛点、难点问题的“有力的手术刀”。

  一方面,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手段,能够让传统金融模式自己消失于无形中,自己把整个金融服务带入到社会生态领域中。

  另一方面,科技给金融带来的不仅是新产品或者新工具,而是能够带动金融去影响整个社会模式和大众生活模式。

  以下为演讲实录:

  林磊明:谢谢大家。刚才黄总介绍说,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设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这个第一是时间上的第一,并不是要去和其他银行比较,但我们确实也希望能在金融科技领域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去年4月18日成立,到现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确实很多人对我们不是特别了解。原来有8个开发中心,这8个中心整体转制后形成了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当时有将近2900人平移划转,目前公司人员规模已达到3800余人。从公司目标来看,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希望能激发建设银行整个集团的金融创新活力,为建行未来的发展创造出不同的路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基于建行原来的开发力量,为社会赋能、为同业赋能。

  所谓“走一条不同于传统银行发展的路”,是契合了建行集团提出的“开启第二发展曲线”。现在银行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银行未来怎么发展?有很多数据显示,银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实际上已经被大大小小的金融科技公司所侵蚀,并且这种态势越来越明显。回头看过去的10年,整个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家对金融这么了解,对科技这么了解。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金融和科技这两个词能走到一起?其实我们之前也看到,互联网及各类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已经颠覆了很多行业,包括传统商业、传媒等等,但都不像金融领域那样深刻地受到科技的影响或者引领。其实金融本来就具有数字化属性,银行本质上就是一个数字化的企业,那新技术、数字化对金融银行转型的影响在哪里?金融不同于传媒的地方在于,金融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是在利用或者在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我们现在所说的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很明显地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或者是在试图从数据中挖掘出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东西。这个过程其实是给金融一个能够更进一步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新技术对金融的深化或者创新孵化的作用,要比其他行业更为强烈一些。

  在这个基础上,建设银行去年提出了金融科技发展战略——“TOP+”战略。T(Technology)是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O(Open)是开放,也就是将银行自身的核心能力、自身的业务向社会开放。金融并不是在经济背后,并不是经济的最后一个点,但原来金融服务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各类交易、各类场景的最后一个点,各类交易直到最后一个才来找银行,无论是网点,还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实际上都成为了经济社会交易的最后一个点。要想把银行开到社会经济环境、场景、生态当中去,就要走出去,把自己开放给别人,开放的手段就是靠科技。网点只能靠人走出去,因此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只能靠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现在可以通过开放SDK、API的方式,让技术上门服务。P(Platform)是平台,银行主动走出去帮助社会打造生态,在生活、经济、国家治理等方面发挥金融作用,打造一个能连接B端、G端、C端的平台,形成一个共同连接的环境。+是机制与企业文化,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再加上机制与企业文化。这就是我们下一步金融科技转型的大思路。

  目前,我们最为关心的核心技术就是ABCDMIX(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及其它前沿技术)。其中,人工智能是智能金融的发动机,是一切技术能够更好落地于金融的依托;云计算使得技术和资源能够以弹性灵活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扫除在人工智能落地金融场景过程中的算力障碍,起到了发射器的作用;大数据是智能金融的燃料,它为人工智能不断学习、快速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技术已经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得非常紧密,现在人工智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场景,无一不和整个数据积累的程度和数据训练的程度相关。目前我们在营销、客服、交易风控、投顾和投研、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有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营销方面,在客户分析和客户画像、产品推介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的使用。在客服方面效果更为明显了,在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前后,大家都在谈要建立集约化客服中心,充分利用低成本人工去做客服服务;而现在人工服务占比非常低,90%以上都是通过来解决。每一个金融场景都是绝好的新技术试验田,原来大银行为什么做不了普惠金融,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服务能力不足。建行去年上线了“惠懂你”普惠金融服务APP,去年一年时间,建行的普惠金融贷款新增在五大行中占比超过50%。这主要归功于“惠懂你”APP利用征信、工商、税务、海关、司法等公共数据,以及第三方数据平台等外部数据来对小微客户进行画像分析、主动授信、风险识别,并创新了若干种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渠道方面,6月份建行在北京有3家5G科技无人银行开业,分别位于清华园、中粮广场、闹市口大街,大家可以去那里看看新技术给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创新和变化。运营方面,自助设备已经替代了90%以上网点服务,这些自助业务都在后端集中运营。建设银行在集中运营方面运用了大量人工智能新技术,包括智能地识别和处理图像、建立云生产体系等等。

  大数据方面,从客户一进银行、甚至还没有进银行开始,一直到我们完成对客户的服务并进行服务跟踪,每个环节、方方面面都是在用数据说话。都说银行是经营风险机构风控的核心一方面是要建立更好的风控模型,在流程中建立更多风控的识别点;更重要的是数据,要充分利用数据来实现主动的客户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以及集团内整体的客户风险度量等,目前我们已经利用大数据建立了一整套全面、及时、主动的风控体系。依托数据应用,我们还开发了移动“慧视”系统,为各级管理者在手机端提供最关心的经营管理指标,支持管理者决策。

  云方面,建行拥有在银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私有云,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建行云。银行要走出去,意思是银行要进入到生态中。建行最早做的生态是住房租赁生态,在这个生态里把各方参与者,包括租房者、房东、政府管理机构等各个相关方纳入到平台中,在这个平台内为各方参与者提供相应的数据,提供相应的金融的产品,提供相应的风险防范等等。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入到养老、交通、社区、医疗、教育甚至军队这些领域,每个领域都是一个大生态。我们想通过生态的建设,来达成整个金融服务能够走出去、在解决社会痛点的同时完成相应的金融服务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希望我们不是在一个点上进行建设,而是能建设出一个全流程的生态、一个大数据的生态。这些生态建设都是建立在我们建行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之上的。

  我们建行集团的田国立董事长说,要用金融“温柔的手术刀”解决社会痛点和民生难点,我认为科技是解决金融痛点、难点问题的“有力的手术刀”,三者是互相关联、紧密联系的。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手段,能够让传统金融模式自己消失于无形中,自己把整个金融服务带入到社会生态领域中。科技给金融带来的不仅是新产品或者新工具,而是能够带动金融去影响整个社会模式和大众生活模式。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日本ETF费率之谜:华夏日经225最高 南方TOPIX最低_顺水鱼外汇财经_顺水鱼外汇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