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范媛
“不能炒了吗?”“我们手里的美股怎么办?”2017年第一个工作日,本报记者一大早收到若干关于投资美股的咨询。
美股投资者的恐慌来自一条跨年新闻: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购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
并非新规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6年12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官网挂出的一篇文章《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答记者问》。对于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的背景该文提到:“过去,我国国际收支个人购汇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违规、欺诈、洗钱等行为时有发生,包括利用经常项目从事资本项目交易(比如海外购房和投资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下钱庄等违法行为,这扰乱了正常交易秩序,也对广大遵守个人购汇规定的居民形成了利益侵蚀。”
有人将此内容过度解读为投资境外股票都属于违规行为。实际上,外管局强调的是“购汇投资”。
实际上这条规定并非新规。中国研究院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新规,而只是重申。“因为房产和证券是资本项目投资,而换汇是经常项目投资,这两个是跨界的。所以外管局只是重申这项政策,让 (加强)合规了。”
众所周知,境外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专业性较强,一直以来,中国投资者参与其中的并不多,有两类主流投资人群,一类是个人:一类是在上市的中国公司。为优化企业薪酬制度,吸引人才和调动雇员积极性,一些尚未上市的公司希望将公司部分股权,通过期权协议的方式转让给员工,使员工能分享公司上市后所获利益。
张先生原来是奇虎360的高级技术人员,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360上市前获得了公司期权,根据协议,公司上市4年以后就可以行权了,卖了这部分股票,钱继续留在了美国股市进行交易。”
“我在哈萨克斯坦做贸易,当地以结算,前几年升值的时候,都换成人民币了,今年的大部分钱都用于投资一些美元资产,并没有带回国。”王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像王女士这样在海外的贸易商直接进行海外投资的并不在少数。
而这两类个人投资者都不属于换购汇进行海外投资者。对于不涉及新增换购汇进行未开放资本项目投资的行为,其投资行为不受影响。
影响新增量
外管局此次强调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实际影响人群主要是新增购汇个人,对于海外投资资金增量或有一定影响。
外管局表示,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以及咨询服务等。
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海外资本市场投资可以通过QDII。QDII是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QDII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境内投资者不用换汇投资QDII基金,还是比较方便,也是合规的。如果说影响,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会影响QDII换汇的进度。
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显示,2016年12月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获批额度为873.09亿美元。
本报记者复盘看到北京时间1月2日美国股市中国概念股并未受此消息影响,涨跌各半,其中乐居以14.29%的涨幅位列中国概念股涨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