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打击支付行业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毫不手软。
近日,中国人民温州市中心支行对()开出一张739.8万元的大额罚单,该罚单直指平安银行温州分行为非法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等违反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等三项违法行为。而这也是今年以来央行开出的第二大支付罚单,仅次于今年2月开给易宝支付942.43万元。
(处罚信息截图)
具体来看,在违法行为类型方面,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列出三项:一是为非法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等违反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二是利用内部过渡户办理客户备付金互转;三是为单位商户设置个人账户作为收单账户。
在处罚内容方面,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指出,其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691174.82元,并处罚款人民币5376880.63 元;其二,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处罚款人民币3万元;其三,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给予警告,处罚款人民币3万元。
而该张罚单的罚没金额仅次于今年2月开给易宝支付的942.43万元。2月28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公布了一系列罚单,受罚对象中有4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四机构共遭罚没约1937万。其中,罚没金额最高可达942.43万元,由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受领”。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已不是第一次上述类型的违法行为被重罚。去年3月,平安银行就因违反支付清算业务被央行重罚。彼时,央行指出,平安银行存在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该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3.6万元,并处罚款1030.8万元,合计处罚金额高达1334万元。
实际上,监管部门对支付领域一直保持着监管定力。早在去年11月,央行副行长就在“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再次重申,对支付领域严监管是一以贯之、常态化的。
其表示,常态化要求我们保持监管定力,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如此。对国内机构如此,对境外机构也要一视同仁。银监管还要求我们在风险暴露时期要刮骨疗毒,猛药去疴。对过去的风险按照措施去规范,提前防范。
“从事支付业务不能没有规矩,需要恪守法规。”范一飞指出,部分机构出现违规行为,其他机构也要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