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长信基金邓虎:打造有生命力的养老目标基金|养老_顺水鱼外汇财经_顺水鱼外汇网

核心摘要:   ——访长信基金养老FOF投资部总监邓虎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杨刚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工具,养老目标基金备受各界关注。继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之后,新一轮的养老目标基金答辩也陆续展开。业内人士预计,养老目标基金推出的节奏有望加快。   长信基金养老FOF投资部总监邓虎今年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养老基金。日前,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长信基金在养老产品上的布局,以及对于美国养老基金模式的一些独到思考。   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据邓虎介绍,长信基金目前已上报了偏积极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访长信基金养老FOF投资部总监邓虎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杨刚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工具,养老目标基金备受各界关注。继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之后,新一轮的养老目标基金答辩也陆续展开。业内人士预计,养老目标基金推出的节奏有望加快。

  长信基金养老FOF投资部总监邓虎今年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养老基金。日前,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长信基金在养老产品上的布局,以及对于美国养老基金模式的一些独到思考。

  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据邓虎介绍,长信基金目前已上报了偏积极投资风格的目标风险基金,也开发了目标日期基金

  随着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的陆续发行,一些大中型基金公司在如何树立正确的养老投资理念上做了许多推广。相比首发规模,基金公司在发行养老目标基金时更注重户数,鼓励投资者以定投的方式参与。

  邓虎认为,长远来看,投资人如果能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也有利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过,在第一支柱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居民再进行第三支柱的养老投资,是否会影响到未来的消费能力?邓虎认为,这需要未来相关政策进行通盘的考量。

  美国养老基金发展得很成功,邓虎认为,这与其人口增速长期维持在较好水平上有很大关系。此外,他认为,真正判断美国养老FOF是否成功,还需要经历一轮较长熊市的考验。

  从2006年开始,美国养老FOF快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美国股市只在2008年出现了较大的回调,此后不仅收复失地,还出现了长达10年的牛市

  考虑到定投的因素,邓虎认为,美国居民在2008年之前可能投资的金额并不多,而且在2008年低点继续定投,之后美股走出了长牛。如果美股后市出现较长时间的回调,那么,美国养老FOF以及养老FOF机制将经历一轮考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契机,看看这些养老产品究竟是借助长期牛市做起来的,还是真正具备独特的生命力。

  邓虎强调,目前国内较为追捧美国的养老机制,但这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更为长期的观察,怎样落地能够更加符合中国的市场环境,打造出有生命力的养老产品,是各家基金公司应该思考的命题。

  相对看好债券资产

  谈及对于后市大类资产配置的看法,邓虎表示,从股市、债市以及商品三个维度来看,相对看好债券资产。

  就股市而言,邓虎认为,虽然A股市场回调幅度较大,但未来两三个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这意味着,部分股票的低估值可能反而会进一步提升。

  近期不少机构资金借道ETF抄底,邓虎认为,目前ETF具备相对配置价值,但能否取得绝对收益还有待观察。

  对于债券类资产,邓虎认为,股债存在“跷跷板”效应,虽然今年利率债涨幅可观,但目前其收益率中枢还处于历史中游水平,依旧具备较好的性价比。对于信用债,邓虎则较为谨慎。

  近期美国股市波动剧烈,邓虎认为,“牛转熊”不会那么快到来,未来美国股市的波动性会加大,参与难度会较之前提升。

  此外,他判断,美国经济触顶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美国加息周期步入后半程也会对各类资产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在美国经济下行之前,是否会走向过热并带动通胀上行,从而带动商品价格走高,则需要继续观察。邓虎认为,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过热,中国经济明年可能出现输入型通胀,从而对债券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黄金,邓虎认为,目前美国加息进程还没有结束,黄金还没有到最佳配置时点。当美国加息周期进入尾声时,黄金的配置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陶然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金融科技将颠覆传统金融业的思想与模式-顺水鱼财经河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