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财讯:澳新7月6日晚间发布报告称,今日宣布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即其对存款的影响,将大于对贷款的影响。考虑到通胀以及金融稳定的因素,中国的加息举动仍然没有完成,为了控制通胀并管理通胀预期,预计央行仍将在第三季度加息一次,幅度为25个基点。
中国央行6日晚间宣布,7日起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是中国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提高基准利率,也是从去年10月以来第五次提高利率水平,本次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定存利率从目前的3.25%将上调至3.5%,一年期贷款利率则从6.31%上调至6.56%。
澳新银行表示,本次加息决议基本确认了在15日前后公布的经济数据的基本走向,其中通胀很可能高于市场的预期,而GDP的增速则仍应保持在 9.4%-9.5%的水平之上。面临着经济与通胀双增长的局面,中国央行可以腾挪的空间并不大,加息事实上是必然的选择。
与此同时,央行加息之举也表明其愿意在某种程度上牺牲部分经济增速,来控制通胀以及通胀预期的上升,进而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的。
澳新银行表示,中国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实际负利率,本次加息25个基点,尽管帮助甚微,但仍有利于减轻实际负利率的状况。同时,由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却将存款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大量的银行存款已经开始逃离银行系统,并流向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
澳新银行称,与银行相比,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受到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因此在过去的数十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也因为“实际负利率”的存在,而获得了大量的流出银行体系的资金。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一方面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中国金融体系中的新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