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路透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1.04%至122.86,为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上月修正后为升0.57%。
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升0.80%至118.55,为连续三个月上升,并与实际有效汇率同创半年新高,上月修正后为升0.33%。
据BIS公布的数据统计,2016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下跌5.69%,名义有效汇率则累计下跌5.85%,均为七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下跌,且跌幅创2003年以来最大。
2003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跌6.48%,名义有效汇率跌7.90%。而2015年实际有效汇率涨3.93%,名义有效汇率涨3.66%,为连续六年上升。

由于实际有效汇率是经过通胀调整的,名义汇率涨幅小于实际汇率,表明当前中国的整体通胀水平要低于可比较的国家的通胀水平。
中国2016年12月CPI保持了温和上升的态势,涨幅略有回落,但受价格攀升拉动,PPI大幅超预期并刷新逾五年高位,从年初的-5.3%转为升5.5%。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BIS权重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去年12月微升0.30%至96.24,上月为上升0.93%。
2014年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涨幅均较2013年放缓至6.4%;2013年两者分别升值7.9%和7.2%,较2012年的2.2%和1.7%明显提升。
BIS的有效汇率指数是基于2011-2013年贸易数据权重,并以2010年为基期。在人民币指数的权重中,欧元、美元和日圆分列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