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三组的第三支队伍,来自天琪期货的代表队,我们预赛的探花,来观看一下。
(播放宣传片)
大家看完这个片子之后,全场都静下来了,我特别赞同其中的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欢迎天琪团队的于瑞光先生带给大家的演讲主题是政策压力难改豆价上行的趋势,有请。
于瑞光: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政策压力难改豆价上行趋势。在这个报告中今天主要想阐述以下内容,首先是政策压力导致目前盘面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而内外盘市场呈现明显的一个外强内弱的格局。从基本面的因素来看,我们认为豆类市场的长势基础仍然牢固。中国的需求因素,我们认为是推动豆价长期保持看涨的一个重要力量。下面我就开始阐述我的观点。
近期国内出台了一些紧缩措施,从收缩流动性到增加市场的供应,从增加大豆的抛储以及舆论引导和打击过度投机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目的是在稳定物价,化解市场对通胀的预期。这种政策出台以后,豆类市场包括农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我们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外强内弱的格局。这也显示这部分下跌的动力,更多是来自于国内,而美豆在基本面支撑下,仍然具有上行的潜力。
下面我们主要从供需、货币以及成本等角度上,分析一下未来市场可能演变的行情。这是一张全球大豆的供需情况的走势图,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全球大豆的供需情况,已经由上年的产大于销近2000多万吨回落到今年的200多万吨的水平。显示全球大豆的供需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向紧平衡的状态发展。
这张图是从全球大豆库存与消费这样一个比值情况,反映这种变化。从这里面可以看到,目前库存消费比处于近几年的低位,这也显示出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市场后期全球大豆的库存存在一定的担忧。
我们再来看看主要产豆国的情况,美国农业部在10月份的报告中,下调美豆产量之后,曾经引发市场一波快速上涨。而目前南美的大豆产豆过产量比预期的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我们看到,近期拉尼娜的天气一直在困扰南美大豆的生产,市场后期的天气情况存在利多的预期。我们也认为这种后期的天气炒作,可能成为点燃市场新一轮上涨的导火索。
从美豆与美玉米和美麦指数之间的比价关系来看,这种比价关系目前处于长期均值的下方,这也使得后期美豆面临着跟其他农产品的面积之争。如果在播种季,美豆无法达到比价平衡的话,美豆预期的播种面积会进一步减少。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需求情况。这长图列示了近几年来中国月度大豆进口的情况。从1-11月份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的大豆进口量达到4900万吨的水平,增长率是30.7%,这也显示出中国的需求非常强劲。我们也知道,大豆的供给很难达到这样一个20%以上的增长,这也使得后期市场,中国的需求因素会更加受到市场的关注。
这张图列示了美元与美豆之间的一个负相关关系的走势图。由于美联储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我们对美国经济前景并不抱乐观的态度,认为美元仍然是处于弱势格局之中,美元的下行趋势对商品市场形成的利多效应仍然明显。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投机基金对于美豆的持仓情况,目前仍处于一个历史的高位,这也显示出基金对于豆类后期的看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利多预期,我们也要关注投机力量对市场的影响。
下面的再从成本的角度看,这张图列示了国内大豆到港成本的变化情况。从这张图来看,7月份,远期大豆进口到港成本价快速上升之后,目前价位维持在4300这样一个水平。虽然实质效应逐渐显现之后,国家后期进口的大豆到港价格会逐步抬高,这样也使得豆油和豆粕的成本价相应上移。
这张图是从油厂的压榨利润角度来反映市场的变化。我们看到,近期油厂的压榨利润由前期过高的水平,快速回落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这也显示市场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支撑,并且由于后期远期的高价大豆陆续到港之后,下边的动力会更加不足,油厂也会采取停机保价这样的措施,来维持市场的稳定。
综合上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得出的结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我们认为快速增长的需求与有限土地之间的博弈还会继续,而价格是调控这种矛盾最好的一个工具。国内的调控措施可以改变豆价上行的路径,但是国内的刚性需求不是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市场内在的运行趋势并不会受到政策过多的影响。
从国内玉米与大豆的比价关系来看,我们产区的农民更加种植比价收益率更高的玉米以及其他的农产品,而大豆的播种这种种植意愿进一步下降。从我们对产区种植成本的监测来看,最近这种上涨,导致农民的惜售情绪非常严重,我们估计,明年秋季的时候,农民很难种出两块钱以下的大豆。这样也为后市的大豆,补涨存在一定的机会。对于操作上,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国内盘面的远月合约,对于1201合约,理想的多头建仓仓位在4200-4300,以上为我的发言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于瑞光先生的发言,接下来我们有请3号评委洪江源先生对他进行提问。
洪江源:我问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如何解释刚刚说大豆今年增长了20%以上的量,明年还可持续吗?第二,现在所有的商品包括大豆全线倒挂,你说宏观调控不改中期上涨趋势,这个时间点你认为在哪,有什么事件发生?
于瑞光:我认为国内的这种需求是推动大豆上涨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随着国内民众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植物油和动物蛋白需求会保持较快的增长。目前这种增长势头是在10%以上,而国内大量进口大豆,也显示出对这种需求前景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后期的大豆看涨的重要理由是刚才提到的需求,时间点可能会发生在明年3月份左右,因为政策压力逐渐化解之后,国内的CPI,包括政策的效果也导致CPI的下降,后续包括南美的天气情况也可能会点燃市场上涨的行情,谢谢评委。
主持人:谢谢我们的评委提问以及选手的回答,十位评委请你们对于于瑞光先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请举牌。1号评委8.2分,2号评委8.8分,3号评委8.3分,4号评委7.8分,5号评委8.1分,6号评委8.5分,7号评委8.5分,8号评委8.6分,9号评委8.4分,10号评委9分,最后于瑞光先生的得分是8.43分,谢谢。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