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黎
和讯消息 11月21日下午,和讯网“”在北京隆重开幕。官员、企业高管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保险业筑底、求变、深耕之路。期间,华泰保险集团副总经理李存强在接受和讯网访谈时表示,寿险业真正受益率的市场化。寿险很多产品是产品,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跟银行比没有任何竞争力。只有未来的利率市场化之后,通过对利率市场化规律的认知,开发相应的产品,达到真正满足寿险行业规律的要求。
以下是访谈全文:
和讯保险:首先欢迎华泰人寿总经理李存强先生接受和讯的访谈!保险业对于中国金融业改革是重要的板块,您怎么看待利率化改革对寿险业的影响?
李存强:寿险业真正受益于利率的市场化。如果大家可以了解的话,寿险很多产品是理财产品,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寿险它在经过不同的管理之下,跟银行比没有任何竞争。一方面寿险在整个金融板块应该有自己的定位,现在的银行和证券、、保险互为竞争对手。很大情况下,对于寿险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没有办法得益于目前的位置。而它依赖于未来的利率市场化之后,通过对利率市场化规律的认知,就可以开发相应的产品,达到真正满足寿险行业规律的需求。
寿险回归是一个财富的积累,而财富积累看中的是长期,而不应该是短期。利率市场化以后,相应的其它金融产品,包括对冲和衍生产品出现以后,长期的这样一些财富的积累就相应有了保障,应该说利率市场化对寿险行业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和讯保险:可以说是保驾护航。您刚才谈到了一个大的宏观面,保险业是处在换挡的前期,您觉得这个词恰当吗。
李存强:大家都有这个认知,中国真正的寿险高速发展是从1992年开始,到今年整整20年了,20年的发展,可以用高速这两个字来形容。经过了20年发展以后,寿险无论是从产品,到服务,到渠道和营销人员都受到了一些挑战。从寿险行业的发展,大体上分3――4个阶段,不同的分类法划分也不一样。但是我个人认为,在过去的20年或者30年,中国的寿险业发展基本上是以产品开发,通过粗犷的销售模式为导向的产品,主要还是,不论是分红险,还是万能险,都是以理财为基础的。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险对它的保障和财富积累正途,应该是进入到寿险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很久的时间来转型,我相信中国应该是在10到20年。中国现在寿险发展要进入到第二阶段,现代很多人都在思考怎么进入,这涉及到一系列的产品,更倾向于保障。
如营销模式,现在我们都用的是营销员的模式,人海战术,但是时至今日,人海战术造成的是这么多人收入非常低,他们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没有可持续性的,因此要相应的变革。怎么变?在中国的寿险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讨论,包括监管也都推出了一整套的举措,都在探讨。个人的观点:
第一,营销员的模式要变革,但是可能不会变得很快,毕竟我们有差不多300万的营销人员。
第二,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像一些80后、90后,他们很少愿意像我这样和你面对面的谈话,他们更喜欢通过电子平台来进行他们的商务活动。未来电话、等的销售平台可能会逐渐的发展起来,现在虽然有一些,但是它还不会变化为主导的营销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寿险业应该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把保险会逐步转化为家庭和财富管理的一部分,这样保险的营销人员必须对客户的需求,他们的家庭理财模式,和在他整个家庭财务规划当中将来保险会占到什么样的比例有个全面的介入,那个时候他们是真正理财师,而不是简单的保险销售人员,希望那一天能够在一个可预期的10――15年之间会逐步的完善,这样保险和寿险才能回归正途。
和讯保险:也就是未来的10年到15年,您对保险做了一个定位。谢谢您!
李存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