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房报记者 向军 | 河北保定报道
棚户区改造是国家酝酿、实施十年的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是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生工程。
然而,华北石油管理局器材供应处保定物资转运站(以下简称“保定转运站”)一块自有土地上的“华油隶都”棚改项目,却因多年未能取得相关手续被责令停工。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6年12月5日,河北省政府拟在当年的12月中旬对下达保定市棚户区开工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而当年保定市政府有关部门认为“我市完成今年棚改任务难度极大”。在此背景下,该部门发出一份紧急请示,建议市政府考虑,包含“华油隶都”等一批棚改项目先行开工建设安置住房,达到基础施工以后立即停工,待建设手续办结以后继续施工。同日,该紧急请示内容获得市政府同意。
正是这份获得保定市政府同意的紧急请示,给项目“先上车后补票”并停工留下了伏笔。项目停工后,承建商河北中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某却苦苦追索拖欠4000多万元的垫资和,200余名农民工也四处讨薪。
而华北石油供应处在委托保定本土开发商保定市华燕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燕公司”)代建过程中,也被指存在跳过招投标委托代建、无证施工等诸多违规行为。
不仅如此,这个无证建设项目,“圈地售楼”现象也一直存在,甚至明码标价每套房款价格80万至110万元。
作为央企中石油属下的华北石油供应处,在自有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华油隶都”棚改项目,缘何多年未能获得相关手续?项目停工、民工讨薪、承建商讨要工程款一系列风波,谁之过?
━━━━
从“改善房”到“省市棚改重点项目”
5月21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走访了“华油隶都”棚改项目现场。该项目位于保定市南二环以南、长城大街以东。记者看到,项目公示牌显示,该项目一期工程为7栋楼,已正在建设的有4栋楼。其中有3栋楼房已建了三层,另外一栋楼房已建两层。支架以及防护网、防尘网均没有拆除。施工现场零星扔着一些施工设备以及部分钢筋建材。几个塔吊静静地竖立在施工现场。通往施工现场的道路已被封堵。而施工项目部,有民工正在讨要工资。
一份华北石油供应处2013年12月30日的文件《华北石油供应处就有关保定转运站“改善房”建设事项给保定市人民政府的报告》显示:华北石油管理局1976年筹建保定转运站,该站位于保定市南二环东段,占地841亩。其中,库区占地701亩,朱庄路以西生活及办公占地113亩。保定转运站现有职工及常住人口1200余人,华北石油保定籍长期在外职工2000余人。
该《报告》称,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的保定转运站,职工生活环境较差。为安定职工生活,华北石油管理局拟同意利用供应处保定转运站东院(朱庄路以西)自有仓储用地40余亩(在后来的文件中出现了53亩之说),建设职工住房约10万平方米,用于改善800余户职工的住房问题。自2010年起,华燕公司积极介入了保定转运站“改善房”建设的前期工作,供应处经多方洽谈和市场调研,决定委托华燕公司建设“改善房”工程。双方对保定转运站内建、构筑物情况进行了调查、认定、摸底,由华北石油管理局制定征收补偿方案,于2013年11月12日双方正式签订委托建设协议。这份《报告》正是华北石油供应处启动“保定转运站改善房”的开始。《报告》中显示,华北石油供应处向保定市政府提出了请求事项,要求将该项目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并将40余亩仓储用地变更性质为住宅用地。
华北石油供应处保定转运站“改善房”就是现在的“华油隶都”项目。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发现,从上述2013年12月30日的《报告》之后,就该项目,一系列的文件中相继出现了“保定转运站棚户区改造项目”、“列入河北省央企棚改计划”等相关表述。直至2017年12月份,在保定市政府的一份会议纪要上,该表述正式确定为“省市棚改重点项目”。
━━━━
委托代建被指暗藏猫腻
上述报告称,华北石油供应处与华燕公司于2013年11月12日,双方正式签订了委托建设协议。
记者发现,“华油隶都”项目从上述报告启动该项目开始,所有政府报审文件均由华北石油供应处作为报审主体。公章为“华北石油管理局器材供应处”。记者通过工商信息系统查询,显示华北石油供应处(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物资供销公司)只是历史名称,于2018年1月,变更成了“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在名称变更前后,其市场主体类型均显示为“非法人”。
作为代建方,华燕公司成立于1999年,法人高勇,自然人独资,其注册资本金为实缴1050万元。该公司于2018年11月注册微信公众号为“华油隶都”,并开始推广该项目,但随即又把该公众号名称变更成了“保定华燕地产”。
“华油隶都”项目的委托代建是否经过了招投标?在整个上述报告以及所有政府报审文件中,记者未发现任何有关该项目经过招投标的相关信息。上述报告中只是把委托代建的前期工作表述为,“自2010年起,华燕公司积极介入了保定转运站“改善房”建设的前期工作,供应处经多方洽谈和市场调研,决定委托华燕公司建设改善房工程。双方对保定转运站内建、构筑物情况进行了调查、认定、摸底,由华北石油管理局制定征收补偿方案,于2013年11月12日双方正式签订委托建设协议。”
记者在保定和任丘两地走访时,有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华油隶都小区的设计大约为900套房源,而真正用于解决职工住房的大约390套,剩下的约500套房源就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给开发商华燕公司的利润回报。但实质上华北石油管理局又以另外一宗大约80亩的地块(生活西区)以二次利润回报给了开发商华燕公司。
“作为一家央企,一个占地40余亩的项目,竟然没有通过招投标来选择委托代建方。而且委托的还是保定当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房企。其中猫腻让人不可思议。”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表示。
━━━━
棚户区项目的“准生路径”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保定市各部门走访时,从获得的一系列政府报审文件中看到,在项目发包方、开发商、政府多个职能部门以及与保定市政府之间的各种报告、请示、意见等相关文件,几个回合后,“华油隶都”项目被顺利列入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并同时享受棚改项目政策优惠。
其中,一份2017年12月1日的《保定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保定市城乡规划联合审议委员会2017年第四次全体会议)显示,由于“华油隶都”项目被列入河北省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但项目选址位于控制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之外,按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不具备办理相关手续条件。考虑该项目属于省市棚改重点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妥善解决手续办理问题,在充分审议的基础上,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以11票同意,通过按照《保定市莲池区焦庄乡乡域总体规划》为该项目办理有关规划手续。”紧接着,保定市城乡规划局于2018年2月向保定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联合审批办公室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事宜的函”,该函显示,“目前,焦庄乡乡域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其中华油转运站棚改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我局原则同意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在这些文件的巧妙运作中,“华油隶都”项目地块一个华丽转身,由仓储用地顺利变更成住宅用地。
在2018年4月,保定市政府房地产开发项目联合审批办公室对保定转运站棚户区改造项目(华油隶都项目)经第二十八次联席会议审议,要求“对审议通过的地块,国土部门要加快土地供地速度。”
只是,在此次会议上,国土资源局意见为,“如进行棚户区改造需经市住建部门同意,可依据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招拍挂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12月5日,河北省政府拟在当年的12月中旬对下达保定市棚户区开工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而当年保定市政府有关部门认为“我市完成今年棚改任务难度极大”。在此背景下,保定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当年12月5日向保定市政府呈递了一份紧急请示,保安居办(2016)38号文件,包含“华油隶都”棚改项目在内,为保证完成棚改区年度开工任务,建议市政府考虑,是否先行开工建设安置住房,达到基础施工以后,立即停工,待建设手续办结以后,继续施工。同日,该紧急请示内容获得市政府同意。
记者梳理发现,正是这份获得保定市政府同意的紧急请示,给后来的项目停工留下了伏笔。在坎坷的命运中,该项目一直是时建时停。今年4月5日,保定市莲池区城管执法局的一份通知,再次责令该项目停工,并用车辆封堵了施工大门,原因是“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项目停工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开发商,华燕公司依然认为“项目正常”。由于“已投入了4000多万元的施工成本属于垫资,支付的45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也分文未退。”承建商中保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某则慌忙穿梭益各方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200余名民工为了讨回工资,分别选举了10余名民工代表,常常奔走于承建商、莲池区政府和保定市政府。
尽管如此,这次停工至今未能复工。而承建商垫资的4000多万元的工程款和数百万元的民工工资也至今没有着落。
━━━━
无证开工 边建边卖
“华燕公司以承诺一边办理项目建设手续,一边施工。并承诺出了事由开发商负责,以此误导我们,使我方违规施工。”5月21日,记者在保定市走访时,承建商中保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某认为。
李某称,2014年2月7日,华燕公司与中保公司签订了一份关于“华油隶都”项目施工合同。该合同约定,华燕公司为发包方,中保公司为承包方,合同中诸多条款内容显示“待定”,如“工程立项批准文号”待定、“计划开工日期”待定、“计划竣工日期”待定等。而有关履约保证金的约定,承包方须在该合同签订后向发包方支付1000万元作为履约保证金。在签订合同之后,承包方分期向发包方共支付了450万元履约保证金。截至2015年仍没看到发包方取得“华油隶都”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这时,承包方感觉事情蹊跷,就不再向发包方支付剩余履约保证金了。
承建商中保公司于2017年5月份进驻施工现场并开工,后来由于大气环保政策原因,经历了数次停工。2019年4月1日再次复工后,仅4天时间,4月5日,因华燕公司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被保定市莲池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二局叫停。
李某告诉记者,就该项目,中保公司已经垫资了4000多万元,包括450万元保证金在内。并且还拖欠农民工工资几百万元。华燕公司仅支付过100万元工程款,450万元履约保证金也分文未退。
其实,“圈地售楼”凸显了华燕公司资金紧张。记者发现,从2017年开始,公开出售华油隶都楼盘的信息就陆续出现在各种房地产销售平台上,房源售价在每套80万元到110万元。
有知情人士透露,没挂牌的售楼处就设立在项目南侧原华北石油供应处院内。有关项目对外销售的情况,记者在走访华燕公司时,从一位邓姓副总经理的谈话中也得到印证。
截至目前,华油隶都项目不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月22日,记者走访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利用处一位呼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华油隶都项目没有土地使用权证,也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任何手续。”
作为棚改项目,基于什么原因多年未办土地证?华北石油供应处与华燕公司在委托代建过程中责任划分以及权利义务的约定是什么?该项目引发的一系列民生问题,将如何解决?记者走访了华燕公司、华北石油管理局以及其下属单位华北石油供应处,均没有任何答复。记者致电华北石油管理局,并短信采访某负责人,截至发稿也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而华燕公司高某告诉记者“项目正常”,随即挂断了电话,截至发稿也没有作出其他回应。
记者手记
项目停工谁之过
向军 | 文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但棚改过程中的一些违规行为也屡见不鲜。比如规避招投标、骗取国家相应补贴、国有资产流失、资金监管等环节,可谓是乱象丛生。甚至导致工程烂尾或停工现象也时有发生。
河北保定“华油隶都”棚改项目就是典型一例。该项目停工了,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民工讨要工资、承建商讨要数千万的工程垫资款。
华北石油管理局,在自有土地上进行的一项棚改项目,打着为职工谋福利的幌子,却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履行招投标程序,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项目资金监管的缺失。在这家央企的运作下,华燕公司以一纸契约就取得了“华油隶都”棚改项目的委托代建权,不仅无证开工,边建边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记者在保定与任丘两地走访时,有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华北石油管理局的国有资产在这个项目的运作中存在流失之嫌。还有另外一宗地块,是给开发商的二次利润回报。
在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保定市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不仅没有依法监管,甚至批准 “先上车再买票”。究其原因,则是保定市当年没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棚改任务。
2018年4月,保定市政府房地产开发项目联审办在联席会议上要求,“对审议通过的地块,国土部门要加快土地供地速度。”
在此次会议上,国土资源局意见为,“如进行棚户区改造需经市住建部门同意,可依据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招拍挂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但招拍挂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的事情,从此便没有了下文,土地使用权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更无从说起。与此同时,拿到代建权的开发商华燕公司,却在各大房地产销售平台上,以每套80万元到110万元的价格公开兜售这一省级棚改项目。有知情人士透露,没挂牌的售楼处就设立在项目南侧原华北石油供应处院内。
如今,项目已停工近两个月,承建商与民工分别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承建商垫资的4000多万元的工程款和数百万元的民工工资也至今没有着落。在“门难进、脸难看”的维权环境下,受害者或许也只能期待着“包青天”。
(此文刊于中国房地产报6月3日03版 责任编辑 徐妍)
流程编辑:曹冉京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