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惨赔不“割肉” 基金+保险买房孝老育儿三不误-理财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35岁的王先生是机关公务员,每月工资加各项补贴共收入5000元,年底有双薪,每年过节费、奖金约3.5万元。   妻子33岁,是公司职员,月收入8500元,有三险一金,另上有一份重疾险商业保险,年缴费7000元。每年生活支出约6万元,赡养父母2万元。   王先生将父母从老家接到北京,为父母买了套两居室,首付款由王先生和其父母各出一部分,余下40万元的贷款由王先生偿还,每年房贷支出3万元。 推荐阅读 [热点]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买房杀价秘笈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35岁的王先生是机关公务员,每月工资加各项补贴共收入5000元,年底有双薪,每年过节费、奖金约3.5万元。

  妻子33岁,是公司职员,月收入8500元,有三险一金,另上有一份重疾险商业,年缴费7000元。每年生活支出约6万元,赡养父母2万元。

  王先生将父母从老家接到北京,为父母买了套两居室,首付款由王先生和其父母各出一部分,余下40万元的贷款由王先生偿还,每年房贷支出3万元。

推荐阅读

  王先生家庭自有,市价约100万元,有车1辆,价值12万元。存款10万元,均为活期。及25万元,目前市值13万元。

  王先生和太太计划明年要小孩。请师对王先生家庭今后抚养小孩和夫妻俩养老问题给予指点。

  本期专家:北京东方华尔理财团队国家理财规划师全国十佳理财师韩东广

  王先生的案例是我国目前典型的双职工家庭财务状况。其财务具体的家庭特点:两人虽然都有稳定的工作,工资也颇为丰厚,而且从目前的家庭支出来看花销并不高。

  具体财务状况如下:

  1.王先生夫妇收入状况良好,两人月收入共1.35万元,加上年底双薪与绩效考评奖金共19.7万元。

  2.王先生的年度支出情况主要是年度日常支出约6万元,每月支出5000元,父母赡养费2万元,而每年需还贷款3万元,每月还贷2500元。妻子有商业重大疾病保险年缴保费7000元。

  3.王先生的家庭月度结余6000元,王先生的家庭年度结余8万元。

  理财诊断

  王先生夫妇收支状况良好,家庭财务状况属于安全级别。但是王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尽管王先生投资股票基金,但其存款额度还是过高,所以建议王先生除了留出一部分家庭风险准备金外,可以考虑将余下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

  在保险保障方面,王先生夫妇都有基本的社保,而且王太太还有商业重疾险,家庭的保险意识还是比较高的。王先生的股票基金投资不太顺利,建议王先生可以改变投资策略与渠道。理财建议

  1.减少活期储蓄,并建立家庭风险准备金。从王先生的家庭支出来看,王先生每个月的月度支出是5000元,房屋贷款2500元,按照正常的家庭风险准备金储备原则,建议建立整个家庭支出3个月额度的家庭风险准备金,我们按3个月计算是(5000+2500)×3=2.25万元。这笔资金除留出1万元作为活期储蓄外,其余1.25万元可以投资银行的短期理财计划。而存款剩余的7.75万元,建议其购买型基金,以期获得相应的稳定的投资收益

  2.家庭保险规划。王先生家庭的保险意识比较强,妻子购买了商业重大疾病保险,用来补充基本的社保,王先生也可以为自己购买一份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建议王先生为自己投保一份附加住院津贴险的重大疾病险,保额20万元,年保费9000元。另外,王先生夫妇还需要每人投保一份附加意外伤害医疗的意外伤害险。最后,还建议为他们价值100万元的自有住房投保一份家庭财产保险,保费每年360元。

  3.从目前中国A股市场走势来看,王先生大可不必将手中的股票割肉”出局,可以继续持股等待股市的进一步回暖。另外,王先生还可以准备一部分证券投资准备金,在股市出现振荡过程中逢低吸筹,以降低股票投资成本。

  除此以外,不建议王先生过于追求股票投资,可以考虑投资投连险等其他投资产品。投连险是一种长期投资的保险产品设有成长型账户、平衡型账户、稳健型账户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其优势为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集股票基金的高收益债券基金的高成长以及货币基金的低风险三种特色于一身,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如果投资者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能够轻松攒足育儿养老资金。很适合像王先生这样年纪较轻,没太多时间理财,能承受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秉承长期投资理念的人。

【来源:】 (责任编辑:刘超宁)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国债期货年报:短期谨慎 风格切换后牛市继续 -期货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