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范棣:场景经济会成为下一个淘金热点吗-评论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有一个创业者用3年时间,花了不少钱投资创建一个专门推广新疆有机生态农牧产品的APP,他在新疆选择一处几百平方公里内完全没有工业的地区,建造有机生态农场,然后使用无人机在空中拍摄,实况转播农作物和畜牧的生养过程,让消费者看到并吃到真正有机的食品。这里,他把手机APP和有机农业联系到了一起,把生产场景和消费场景联系到了一起,产生了未来的价值。   他最终能否成功,我不敢断言,但他把“场景”的概念引入创业和经营,显然是值得推崇。   “场景”主宰着新经济   “场景”早先是一种影视用语,是指在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有一个创业者用3年时间,花了不少钱投资创建一个专门推广新疆有机生态农牧产品的APP,他在新疆选择一处几百平方公里内完全没有工业的地区,建造有机生态农场,然后使用无人机在空中拍摄,实况转播农作物和畜牧的生养过程,让消费者看到并吃到真正有机的食品。这里,他把手机APP和有机农业联系到了一起,把生产场景和消费场景联系到了一起,产生了未来的价值。

  他最终能否成功,我不敢断言,但他把“场景”的概念引入创业和经营,显然是值得推崇。

  “场景”主宰着新经济

  “场景”早先是一种影视用语,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因某些剧情的安排需要而产生的一组故事画面。从影视角度讲,一个电影是由不同的场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其实,说简单一点,场景就是画面。

  场景概念引入生活,构成的是生活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和电影里的场景区别不大,除了真实性之外。但是场景的概念引入,特别是引入到领域后,情况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互联网领域中,场景表现为与游戏、社交、购物等互联网行为相关的并通过支付完成闭环的应用形态,通常称之为应用场景,它们能触发用户沉浸式体验,或者能够使用户长时间停留的应用状态中,如、游戏和微信中的各种场景。比如,应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完成交易的场景可以被理解成是支付场景。

  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生活场景)两个核心区别是:

  第一,线下的场景是不能选择的,线上的场景是可以选择的,你手机上看到那个APP画面不爽,可以秒换,零成本;但在现实生活的场景里,你总是很无奈,更换场景的成本很高;

  第二,线下的场景是整体性的,线上的场景是碎片化的。在生活里,你从家庭生活的场景切换到单位工作的场景,是需要过渡时间的(交通),而且是固定的,你在的时候,一旦你去了长城,发现不喜欢,你不可能当天就切换到另一个旅游场景。但在线上,你不喜欢一个场景,马上可以切换到另外一个场景,秒换,零成本。

  我们绝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除去睡觉,已经与手机上各种“场景”自觉地捆绑在了一起。你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日均至少在12小时以上,只要你上手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各种场景中。在移动互联中,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和人物之间产生着各种特定的场景关系,这些场景关系延伸到商业领域,便会引发出不同的消费和支付行为。支付宝是一个场景,微信是一个场景,携程是一个场景,等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被场景裹挟和绑架,场景连接着我们的一切,我们在不断为场景蓄能,而场景也在不断重新定义市场交易的价值和意义。

  “场景”将成为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新概念

  从经济学上看,这种线上的场景有意义吗?有价值吗?

  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就是商品的效用,没有效用构不成商品。通俗讲,有用的东西才有市场,才会买卖。我们消费者的权力,或者说消费者主权,有没有效用? 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消费者主权的效用不大,商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比如,10年前你在一家餐厅吃饭,不满意时,你最多和餐厅老板抗议一下,下次不到这家饭店吃饭了。所谓的用脚投票。但现在不一样,你在点评或者在相应的APP上点评一下,饭店立刻会道歉,会很害怕。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联合起来团购,左右了商家的产品,主导了商家的价格

  这些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行为是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而产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场景经济使得消费者的行为和主权的价值得到了完美的提升,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实现,并成为了一个左右供求平衡的关键因素。

  从古典微观经济学原理看,单位边际效用为零是一个供需平衡的核心理念,但在场景经济的条件下,单位边际效用的变化曲线可能不再是一个连续的曲线,而是某种不连续的水平线。消费者主权最大化的市场模式有了质的飞跃。这里,我说的有点理论了一点。总之,场景经济可能改变了微观经济中的某些供需行为,传统的或者古典的微观经济学面临着新的突破。

  场景已成为消费导向的基本元素

  在传统的电商经济里,一般而言,我们只是把消费者的购买从线下实体搬到线上场景,但在移动互联经济中,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把时间碎片化、地点碎片化、支付碎片化,因此消费行为也变得移动分散和碎片化。

  手机端上的任何一个生活场景都有可能转化为实际的消费,消费市场由传统的价格导向转变为所谓的场景导向。在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行为的导向基本源于价格,也就是说,价格影响消费,但在的场景经济中,除了价格之外,场景对消费也产生致命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在新经济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商品价格的变量,而且也是场景的变量,场景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已成气候的APP生态经济

  现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就是场景商业,也可以这么说:场景就是交易,场景就是产品。而在这个方面,谁代表了场景,场景的实际载体是谁?当然是铺天盖地而来的APP们,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代表场景的APP占领。APP生态经济的逻辑是:找到某个细分市场或者某类客户的需求痛点,创造一款APP,在这款APP里创造某种场景,这个场景可以完美地商业化、货币化,甚至是资本化。

  在这个巨大的社会消费变革中,传统的旧的场景在消失,而革命的新的场景正在诞生,基于APP生态经济上的新消费方式正在以空前的加速度袭面而来。从这个角度看,APP生态经济事实上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当我们在京东的APP购物时,表象上我们经历的是电商活动,但实际上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很多场景的链接,从平台入口到选货、订购、支付和物流,这些都是新经济生态的基础设施。

  场景经济是一个非传统的自由市场

  我们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场景是新式的自由市场的一部分。当场景不断连接着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时候,这些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需求和供给,就被有机地撮合在一起,于是链接创造了独特的价值,形成了不同的消费体验。譬如,我们通过百度地图直接链接到滴滴打车AAP的订单页面,叫一辆专车;又比如,通过手机360的搜索引擎直接链接到美团APP的订单页面,订一份快速送上门的外卖。

  很大程度上,场景是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正是通过这种链接方式――二维码扫描或微信,场景经济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自由市场。比如,当你在订酒店时,你可以随时随地360度全景看房、选房、微信服务号点评、客房微服务,通过这种主动的营销服务,打造以客人为中心的酒店场景。

  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因为场景经济有一些独特的属性:首先,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你想要的各种场景进行即时链接,弹指间从一个场景链接到另一个场景;其次,你可以进行跨界链接,从某一个消费场景跳跃到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消费场景,也可以从一个消费场景跳到一个甚至是相对立的生产场景,无限制的跨界是这个新市场经济的特色;第三,场景是碎片化的,可以只出现一秒钟,你可以只用一秒钟就消费某一个场景;第四,你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或任何其他人分享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这使得场景本身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是一种更为软性的流行广告;第五,场景本身也是一种可以分享和体验感情的群体(,),你在微信中建立的各种社群,或者你加入的各种社群,本质上是一种社交体验和情感体验,有些群你喜欢,有些你不喜欢,你的喜爱偏好其实就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呈现。

  场景为王,得场景者得市场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PC时代“流量为王”的电商模式,已经成为过去。由于手机随时随地可用,因此移动互联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场景,互联网经济已从原有的流量为王的时代,转变为场景为王的新时代。比如,微信的流量很大,如果简单在微信上做广告,人们用手机浏览文章时,微信里拼命弹出广告,让人非常反感,广告的效果是负面的。在场景为王的时代,做广告需要精准和自然,广告需要和场景融为一体。

  在移动互联时代,围绕用户碎片化场景需求的社群分享,会成为新商业交易的平台入口和社群分享的连接渠道。从总体上看,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不能简单基于流量分析,不能仅仅围绕产品自身,而应当对用户个性需求和价值体验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消费痛点细化,乃至将产品及其品牌塑造成能够表达某种社群文化和价值的特定符号。

  流量如同河里的流水,场景则是其中的蓄水塘,你未必抓得住流水,而蓄水塘就可以留住水流。因此,要想留住流量,建造好的场景才是根本。场景时代,流行即流量,所见即所得,浏览即购买。因此,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引爆点,创造出新的流行潮流,让产品或品牌所代表的特定生活方式和价值成为一种流行,从而具有更长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成为企业突破性发展战略和企业转型实战中的主要关注点。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核心理念是场景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经济发展迅猛,微信、知乎、滴滴打车、思维逻辑、饿了吗、驴妈妈,等等,每一个APP就是一个定位精准的巨大漩涡,吸引着数量巨大的粉丝及其族群。其间,场景成了虚实交互融合的核心,场景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我们每一个人手机中不断积累和增长的数据,正重新定义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在这个迎面扑来的新经济潮流中,一切都在微观化和个性化,说的再简单一点,一切都在场景化。场景化就是让消费者能够最快捷、最方便、最沉浸的在APP中进行体验和链接,零距离地融入社群并进行情感交互和分享,并在平台形成大数据的积累和沉淀。因此,体验、链接、社群、数据,这四个要素便构成了场景化的核心。

  进一步说,构建一个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其中最重要内容就是营销,而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就是场景化。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营销推广已经不再主要取决于产品或品牌本身,而是更多地受用户场景体验的影响,是一种场景化的营销模式或者方法。企业只有围绕用户的具体场景需求进行设计,将产品的功能属性变为用户新的场景体验,才能够真正吸引到用户,并且让用户自动进行场景分享,在某些社群产生消费流行,从而占领市场

  作者:范棣博士, 独立经济学家、亚联资本董事长。

(责任编辑:李士英 HN071)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范棣:场景经济会成为下一个淘金热点吗》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韩国概况-新闻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