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2011年投资藏宝图 紧跟大形势牵住“牛鼻子”-理财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第1页:紧跟大形势 牵住“牛鼻子” 第2页:基金想要获取超额收益不容易 第3页:通胀预期下催演“让金价飞” 第4页:稳健与高收益资产配比六四开 第5页:寿险保额应不低于房贷余额 第6页:汇市瞬息万变 建议短线操作 第7页:把牙雕作为收藏敲门砖 推荐阅读 [热点]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买房杀价秘笈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推荐阅读

  寿险保额应不低于房贷余额

  我去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打拼。要想在北京扎根,肯定是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吧,看着北京节节升高的房价,我也慌了。所以今年我做了我人生第一个重大的财务决定―――买下了一套二三环之间的老房子。尽管房子“岁数大”,不过地段好,说不定未来还能有拆迁机会呢。

  首付是家里资助的,我要负担月供。我差不多每个月勉强能挣到7000元,但每个月5000多的房贷压力也颇为沉重。房子是两居室,我为了缓解供房压力把其中一间租出去,每月房租1500元。

  本来赶在政策收紧前买上房子的我还暗自欣喜,不过今年央行加息了两次,我所背负的房贷包袱越来越沉重。每次加息消息出来,我就不得不“一声叹息”,压在身上的大山如何能推翻。

  中国的家庭教育并没有理财课,所以我之前也从来没有过理财的概念,本来手上就不曾有过多少钱嘛。目前除了投资房产,我基本没有任何理财方式,甚至连现金都存的是银行活期,没有做过定期存款。再加上我是风险厌恶型的,股票基金这些高风险投资方式,我更是不敢碰,购买债券基金我都害怕亏钱。现在保险公司推出的一些保险理财产品,看起来“很美”,我上周接触过一家公司的产品,一年交保费5万,让我觉得保险也是我这个“穷人”买不起的。我很想知道我目前的情况,能进行哪些理财规划? 李先生(北京媒体从业者)

  李先生:你好!

  在房价和银行利率节节上涨的今天,像李先生这样心存不安的贷款者相当普遍。李先生所提到的一年交5万的保险,应该就是针对高收入人群养老需求的理财保险产品。这样的保险显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购买。

  30岁再考虑买重疾险

  太平洋寿险理财师张小鹏对李先生的财务状况做了分析。目前,李先生的房贷比例占比比较高,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并不多。李先生一年有3万多元的资金可以支配,除了日常消费,李先生应该还可以有一定资金节余。

  在保险产品中,养老险、年金险保费支出比较多,目前来说李先生并不适合购买。李先生年纪较小,重疾险可暂不考虑,20岁到30岁之间保费的变化并不明显,一般来说可以到30岁再考虑购买重疾险。如果李先生购买终身型重疾险,保费肯定会超过他的支付能力;如果购买定期的重疾险,比如一年几百元保障10年或20年的重疾,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20岁-30岁发生重疾的概率并不大,不过意外的概率是均等的。

  寿险保障期至少10年

  保险本身有财务风险转嫁的功能,因为有房贷风险,一旦因为自身风险导致房子断供,李先生可以考虑购买定期寿险附加意外险。保费支出不多,不会超过支付能力,财务风险也可以覆盖到,一年200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

  目前市场上的寿险主要有两种:返还型寿险和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前者可以返本,但保费高;后者保费便宜,但保费不返还,房贷一族可以根据自身的收支状况来选择投保。寿险保额应不低于剩余的房贷额度,保障期限一般应与还款期限相匹配,至少为10年。

  张小鹏还建议李先生可以按进取型投资、稳健型投资和保守型投资5∶3∶2的比例配置资产。

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三大因素导致石油供需再趋平衡,油价此轮涨幅或有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