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天在后台收到的留言很多,经常还有朋友催着说:你为什么不回复我留言?
不是我不想回复。
给大家看一下,一篇文章里,后台有多少留言:
“某城市的房子能不能买?”
“某只基金能不能买?”
“某个产品能不能买?”
“某银行的某产品能不能买?”
这些问题很难一句话解答,万一有我不了解的情况,而我给错了建议,那就会是一种误导。
就好像医生如果单凭患者一句肚子疼,就直接开药,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因为每个人或者家庭的情况都不相同,照搬经验,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简单说几条,下面这些情况,都应该对你的投资行为有所影响:
(1)家庭收入
收入多少?是一个人收入,还是两个人有收入?
因为如果只有一个人有收入,就算收入再高,风险也很大,因为万一这个人有什么不测,全家的生活水平会直线下降。所以就不能参与风险太高的投资,而且一定要配好保险。
(2)家庭结构
家里有没有孩子,孩子几岁了,未来是否打算到不同环境去接受教育。
家里老人情况如何,保险配置怎么样,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养老。
这些涉及到你二十年后的开支,看似跟当下无关,但是一份完整的理财规划,现在就要做好打算。
(3)人生阶段
越是刚毕业的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越强,也可以多参与长期投资;越是要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越低,而且也需要减少长期投资。
(4)投资经验
经验多的人他们对市场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了需要止盈止损的时候,不需要其他人来提醒,就可以投资一些相对复杂的项目。
相反,如果经验不多,就不要拿钱去做实验,只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投资就可以。
(5)现有资产
比如老王家,手里有5套房,其他就剩少量的现金,就算现在房产市场再好,我也不建议他再买。因为房产流动性太差,万一家里急用钱,根本来不及现卖现用。
再比如小李家,手里一二百万的钱,全是货币基金、指数基金,我反而会建议他,拿一部分首付买个房子,既能保值,还能有一部分健康负债。
(6)风险偏好
在客观条件可承受的基础上,有的人就喜欢一些波动大,能博取高收益的投资,有的人就喜欢细水长流,稳健保险的投资,就图个心里踏实。这种情况也必须考虑,没必要为了做投资,硬让自己心里不舒服。
(7)投资时机
理财可不是把钱投出去就当甩手掌柜了,要不同的时机去调整,时间不同,经济大环境,政策导向,国际局势都不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历观楼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