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并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我们深刻感受到:整个2008年的宏观调控更需要艺术。
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艺术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明年要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近十年来首次明确提出货币政策将“从紧”,同时也是今年货币政策定性的“第三变”——去年中央经济工作提出的是2007年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7月份政治局会议后演变为“适度从紧”;目前再度彻底剔出“适度”而演变为“从紧”。
从中央经济会议新闻稿的具体表述来看,严控信贷总量和节奏,是首先明确被提及的任务。与之对应,央行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对明年调控的部署中,也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
由此推断,明年数量工具总体依然会占据主导地位。在信贷调控方面,定向央票使用力度将较今年明显增强;在高强度定向央票作用下,准备金率的使用频率相对今年将有所降低;由于持有超万亿特别国债,明年央行回购操作力度将会明显加大,操作方式将更加灵活,以期进一步改善央行保持银行间市场利率平稳的能力(如果央行果真想要培育出一个基准利率的话,当前所有可能的“备选基准”均急剧上蹿下跳,显然难当此任)。
考虑到物价仍将高位运行,任何超出历史正常情况的新涨价因素,都可能使得物价指数继续上行。因此,利率手段在明年更可能成为一种相机抉择引导通胀预期的工具,总体使用空间将相当有限。" 汇率在抑制国内物价上的作用将明显加强,年升值幅度将有所加快;同时,央行也可能再次宣布扩大汇率的日波动幅度。
之间的互补艺术
在严格控制信贷的货币政策主导下,预计明年将会出现“两大分化”:实体经济资金面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分化;大企业财务状况与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分化。对于前者,除非企业债、公司债、CP和IPO量明显增加,否则,可能出现实体经济感觉资金面很紧的状况;而由于银行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大量投放信贷,剩余资金不得不转向银行间市场,由此很可能导致明年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对于后者,由于中小企业无论在获得银行信贷,还是发债或IPO都不占优势,必然出现资金严重短缺,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为避免信贷骤然抽紧所带来的问题和不必要损失,明年在信贷控制与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互补上,同样需要艺术。
物价控制与要素价格改革
的节奏控制艺术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有这些要素价格改革(包括劳动力成本提高),无疑都将构成明年的新涨价因素。
而最新的11月份" 数据已显示,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事实上已构成了当月四大物价边际涨幅同时扩大、纷纷达到年内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在明年CPI翘尾因素将超过3.0%的情况下,控制好物价涨幅任务相当艰巨。这就要求宏观当局做好统筹安排、协调,把握好要素价格调整力度,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各类涨价因素集中叠加,保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真正实现“高指数(主要受今年形成的翘尾因素影响)、低感受度(即环比上涨幅度不大)”的目标。这同样需要艺术。
国际环境
考验政策操作的灵活性艺术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妥善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全面提高对外经济工作质量和水平,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笔者注意到,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中央本身并未对未来国际经济形势的性质给出定论。现在看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后续影响依然扑朔迷离,市场预期更加悲观。如果未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负面影响。虽然在此方面各方在多种情景下讨论众多,但具体影响依然难以准确评估。这就要求在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时、灵活地做出相应调整,避免反应不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把握好政策调整的时点、拿捏好尺度,同样是一门艺术。
(责任编辑:刘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