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有猫腻 银行产品到期日临近大考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一个月期内的超短期产品已难觅踪影,30—40天的产品“迎头顶上”。这部分产品在期限上“精心设计”,到期日设置在12月30日附近,且收益高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 此前,监管层多次要求银行不得利用理财产品“高息揽储”,日前,中国主席叫停1个月期以内的理财产品,此举更是对整顿理财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曾经风光无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如今面临绝迹。 <img height=90 alt=理财 src="http://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一个月期内的超短期产品已难觅踪影,30—40天的产品“迎头顶上”。这部分产品在期限上“精心设计”,到期日设置在12月30日附近,且收益高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

此前,监管层多次要求银行不得利用理财产品“高息揽储”,日前,中国' target='_blank' >银监会主席' target='_blank' >尚福林叫停1个月期以内的理财产品,此举更是对整顿理财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曾经风光无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如今面临绝迹。

理财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立竿见影

银行难觅1月期内产品

'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零售业务总监刘建军日前在“零售银行的发展之路”论坛上直言,银监会要求停发1个月期以内理财产品,主要就是针对目前银行之间通过理财产品所引发的恶性竞争。

据银率网统计,今年5月份至10月份新发的1个月内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达4443只,占全部新发产品近四成。由此可见,监管层的“一声令下”将直接波及近四成的银行理财产品。

“早在9月30日,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总行就要求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控制。”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成都分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没有发行1个月以内的产品。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市多家银行营业网点,均未发现1个月期以内短期产品的踪影。

此外,记者从' howImage('stock','1_601939',this,event,'1770') 建设银行(' 601939,' 股吧)官方网站获悉,该行于11月18日发布“关于调整"乾元—共享型"2011年第248期(网银专享)理财产品要素的公告”。公告显示,“原定于2011年11月18日发行的"乾元—共享型"2011年第248期(网银专享)理财产品暂停发售。为进一步贯彻监管要求,我行拟对本期产品要素进行如下调整:产品募集期原定为2011年11月18日至21日,现调整为2011年11月19日至21日;产品到期日原定为2011年12月22日,现调整为2011年12月26日,产品期限相应从30天调整为34天。”

绕道而行

产品到期日大做文章

“银监会对理财产品整顿力度很大,超短期产品肯定呈减少的趋势,中长期产品将逐步增加。”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师向记者透露,银监会并没有明确滚动发行类的循环期产品是否一并叫停。

'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玉双路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我行近期销售的产品都在一个月期以上,期限最短的为36天,预期收益率为4.8%。此外,我行滚动发行"双周赢"理财产品,它的期限最短为两周,最长可持有两年。这种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为避开禁令,部分银行在理财产品的期限上“精心设计”,纷纷推出30多天期的理财产品,同时,各大银行“不约而同”地将到期日设置在12月30日“大考日”附近。这部分产品高达5%左右的收益率高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盛世普益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共发行1个月期以下的产品29款,平均收益率为4.13%。

以光大银行正在发行的这款理财产品为例,期限为36天,到期日为12月31日,光大银行玉双路支行的理财经理明确表示,“产品到期后,客户要等到2012年1月1日才能将钱取出。”

此外,'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的一款“个人专项理财2011年第162期债券盈添计划”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10%,投资期限为37天,到期日恰在12月29日。其产品说明书显示:“最迟不晚于产品到期日后第4个工作日支付,产品到期日(含当日)与支付日之间不计付利息。”该行此前发行的一款44天期产品,收益率高达5.2%,产品到期日同为12月29日。

记者从工行四川省分行了解到,该行的一款“月计划2011年77期”产品,投资期为37天,到期日为12月30日,到期收益率4.5%。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并不意味着当天一定能取回理财本金及收益投资者在选购时应“擦亮慧眼”,避免产品因“空白期”降低实际收益率。

本报记者 马黎

作者:马黎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二手时尚电商“Plum极美生活”完成A轮融资,由IDG资本、经纬创投、险峰长青共同参投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