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从重庆“棒棒”的现状,看码农的未来-新闻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昨天聊了个情感话题:我来教你搞对象   我用来做对比的是码农,金融狗和飞行员,无意间聊到了收入,最后大家的目光汇聚在收入上了。   说白了,读者走神,跑题了。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码农的收入问题,因为这很有代表性,很多事情背后的道理,都是通用的,一个职业可以代表一大片。   怎么聊呢,我引入一部纪录片,十来集,讲的是4,5年前,重庆棒棒们的生活与故事。   普及一下,棒棒是一种重庆特有的产物,就是挑夫,拿着棍子在街上等活。我看电视里演的工作范围是很广的,不局限于帮人家搬东西,其实各种杂活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昨天聊了个情感话题:我来教你搞对象

  我用来做对比的是码农,金融狗和飞行员,无意间聊到了收入,最后大家的目光汇聚在收入上了。

  说白了,读者走神,跑题了。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码农的收入问题,因为这很有代表性,很多事情背后的道理,都是通用的,一个职业可以代表一大片。

  怎么聊呢,我引入一部纪录片,十来集,讲的是4,5年前,重庆棒棒们的生活与故事。

  普及一下,棒棒是一种重庆特有的产物,就是挑夫,拿着棍子在街上等活。我看电视里演的工作范围是很广的,不局限于帮人家搬东西,其实各种杂活都做。

  这片子叫“最后的棒棒”。

  汤姆・克鲁斯演的《最后的武士》应该很多人看过,把一个行业的没落演绎的挺好,当然,远不如《黄昏清兵卫》,最后这本我建议文青们都去看看。

  如果你论艺术性,那棒棒这种纪录片当然不能跟大导演的作品媲美,但如果论故事的完整性,反而强的多。

  它毕竟获得过法兰克福“金树国际纪录片节”金奖,豆瓣评分9.7。

  这故事太长了,讲述了很多个棒棒。

  里面的主角就是H,H的身世很凄凉,地主家的五儿子,在那个年代父亲被那啥了,他成份不好,自然娶不到媳妇,熬到40岁,和一个丧偶有三个孩子的女人同居了。

  因为这女人养不起孩子,相当于搭伙过日子。

  这女人给H生了个女儿,但赶上计划生育,那后面就是罚款,要1000多,他就跑去煤矿上挣钱,3年后,这女人跟别的男人了,女儿抛给了他。

  当时他兜里就剩一块钱,所以去重庆当了棒棒,养活闺女。

  出场的棒棒有很多,都是跟他住在重庆市中心的一个即将拆迁的破旧巷子里。

  拍摄者就以H徒弟的身份加入这个住满棒棒的巷子,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当棒棒,拍摄了这本纪录片。

  这里面有很多人,我给编个号吧。

  A刚当棒棒的时候,立下目标,5年攒够5万块,开个小店做买卖,到第五年,钱被偷了;然后又立下目标,5年攒够5万块,开个小店做买卖,到第二个五年,钱又被偷了......

  最后目标变了,变成5年攒1万块,到拍摄的时候为止,他兜里只有700块。

  这很有趣哦,怎么目标越来越少了呢?下文分析。

  B也是个多年的棒棒,但是干着干着,就替房东收租,他们那个居住环境很杂乱,类似香港的“笼屋”。所以收租,维护是很复杂的,房东也不想来,慢慢的,这个B就变成了二房东。

  B发现,当二房东其实比当棒棒赚钱更容易,他就去和更多的房东签约,租下房子,出租出去,乃至后来就变成签长期合同租毛坯房,自己装修,然后零散的租出去。

  他老婆,儿子,媳妇,全家都上阵,发展成二房东产业了。

  C也很有意思,他在所有棒棒里是最有文化的,能看懂报纸,而且还舍得花钱订阅。但他不甘心总当棒棒,希望靠打牌发财,当然,永远都是输光的。

  其实电视剧里演的棒棒们很多,我特意挑选了H,A,B,C,就是因为他们都很有代表性。

  H是个很老实巴交的棒棒,他坚守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一干就是二十年。

  用他的话说,这叫做家棒棒,是有固定业务的,到处游荡找活的那种叫做野棒棒。

  但这个家棒棒,也就是男一号H,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都坚持用木棍挑货物,直到最近的几年,才以30块钱的价格买了一个拖板车。

  就是一块木板,下面四个轮子。

  从此成了一个有“车”的棒棒。

  呵呵,这一点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们单凭想象就能意识到,有车的棒棒有很多优势,比如车子可以拉更重的货物,业务范围就拓宽了,有车子可以省人力,工作的的密度就加强了。

  但很遗憾,长达十几年,他都不肯技术工具革新。我想,这在很长时间里,耽误了他挣钱。

  这种保守主义在后来拍摄者,也就是他徒弟介入后,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拍摄者发现棒棒这个行业整体在衰落,随着重庆的路越修越好,需要用人力的地方越来越少。他和H俩人经常在马路上坐等两三天,都无法开张。

  即使开张,得到一两份搬运的差事,也往往挣不到30块钱,还不够饭钱和房租。

  所以就提了很多建议,比如去人流密集的商场,比如去打零工,甚至去工地。

  那么在工地上就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工地老板跟他俩说,日薪150,每8小时算一日。

  很显然H老了,他都60了,干不动,第一天就被辞退了,而拍摄者反而因为年轻力壮被留下了。

  这个工地上也很有意思,他们看到最赚钱的是一对儿夫妻,他们买了一套类似电钻加升降机之类的设备,专门切割大石头,每个月能赚2万。

  你应该知道我在说啥,我不是在说棒棒,我是在说码农。

  码农在H身上能够学到两点。

  1、越老越不值钱,如果你很老了,还要跟人家拼加班时间,拼精力旺盛,那一定是拼不过的。

  2、你得学会使用“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是很多东西,可以是技术语言,可以是架构,可以是人际交流,可以是商业链条,也可以是你对行业,对产业的理解。

  一个有车的棒棒和一个没车的棒棒,是不一样的。

  就像一个系统架构师和一个软件工程师,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一个行业架构师和一个系统架构师,还是不一样的。

  虽然,都是攻城狮,狮子也分很多种......

  我们再来说A。

  A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一个人,电视剧是2014年,往前推15年,是99年。

  按说他在04年就攒够了5万,你要知道04年的5万能够在大城市的近郊付首付,很遗憾,被偷了。

  到了09年呢,他又一次攒够了5万,你要知道09年的5万能够在大城市的远郊付首付,很遗憾,还是被偷了。

  我们不聊他被偷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浅显,一百个读者会发出一百种警告,不缺我一个。

  你注意到没有,钱的价值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如果你第一个5年的目标是5万,那么你第二个5年的目标我认为至少应该是10万,钱会贬值嘛,你怎么会后面和前面的目标是相同的呢?

  如果相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所处的行业其实早在10年前,已经开始衰落了。

  否则为啥你第一个5年能攒到5万,而攒够第二个5万依旧花了5年而不是2年呢?

  很显然,A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甚至到了第三个五年,他的目标反而变得很低,成了1万,而他兜里仅剩700。

  这说明他苦苦挣扎在一个赚不到钱的行业里,赚来的钱付掉日益上涨的房租和生活费,就已经没有了。

  有人可能说,A都不识字,他没法弄清楚这个金融原理。

  那我告诉你,学历高的人里面,依旧大把弄不清楚这个金融原理的。

  比如我曾经的上司,我的好朋友Z,我聊过很多次。

  Z是非常优秀的架构师,今天也是,在一流的企业里,做的很好。

  但如果你要论金融,我认为Z确实一窍不通,我和他一起吃了三年午饭,为此辩论过很多次。

  我认识他的时候,硕士刚毕业一年,他比我大5岁,本科就出去工作,已经工作有年头了。

  当时他兜里揣着百万现金,如果要买一套心仪的大房子,全款是不够的。

  关于是否贷款这个问题,我和他聊过。

  他的观念是保守的,既不认同全款买套小房子,将来置换,也不认同付首付,按揭贷款。

  他是很多年以后才买的第一套房,当然是贷款的。那时候政策也变了,房价也变了。他当年可以全款买的房子,后来即使付个首付,都不够,因为房价涨了很多倍。

  为啥当年拒绝买房呢?他明明一直有住房的真实需求。

  是因为当年他觉得,存银行有利息,贷款要给银行付利息,一进一出,很不划算。

  这个道理,今天很多人都明白了,但是十年前,可未必。

  你看到了,即使是高端人才,在金融上,未必就能想得通。

  那么我们再聊B,这是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他变成了二房东,像他一样的棒棒有很多,比如有专门给米店搬米的棒棒,后来自己也开起了米店。

  能够促使他们做出这种转型的原因就一个。他发现建立诸多的被动收入,比一味的指望主动收入更好。

  比如一个棒棒,能不能接到大活,好活,钱多的活,是看运气的。

  可他签更多的房子,租出去,赚差价,是可以不断复制的。你看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最后全家4个人都上。

  这很重要哦,这意味着,他创作了就业岗位。

  如果他有更大的本金,他甚至可能最后变成二房东中介公司,雇人继续扩大经营范围。

  这就走上了运营事业的道路,而不仅仅是个劳动者了。

  其实这样的码农也有很多,你不要认为写程序的才叫码农,职业生涯里曾经写过程序的都叫码农。

  比尔也是码农,也是码农,很多大佬都是码农,我曾经在甲方的时候伺候过的大领导也是码农。

  因为他们都曾经写过程序,但他们没有拘泥在这件事上,而是以它为基础,把事业放大了。

  扎克伯格曾经说过,让一个优秀的码农放弃写代码是很痛苦的,或者仅仅意识到迟早要放弃写代码都是痛苦的。

  但他做到了,所以才是扎克伯格,而不仅仅是个优秀的码农。

  C也是非常典型的。

  他有文化,所以才能意识到一味的死守棒棒,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挣的无非够吃够住而已。

  但他选择的路是可笑的,他选择去赌博。和他同一类的其它棒棒也有,比如有棒棒相信人家说什么。

  交1000多块,以后每个月返几百,最后连仅剩的1000多块都被骗走了。

  这样的人,在码农或者说任何职业里,都很常见。

  发现工作不够赚钱,但是没结合自己的条件因人而异的改变处境,老想着是不是呀?往往被市场教育了一番。

  篇幅不够就不深聊了,总体上这片子很有意思。

  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不像某些纪录片一味的煽情,告诉你某个群体有多么的可怜。

  它不是这样,它给你揭露现象的同时,也告诉你,每个果都有其因。

  纪录片里说重庆曾经期有十多万棒棒,很显然,说明那个时候,棒棒性价比高,好赚钱。

  也很显然,有大批的棒棒,赚到了钱。之后,因为性价比下降,他们有的当了二房东,有的开了米店,有的租赁了钻探设备,纷纷投入其它行业继续追逐新利润

  留守的,成了最后的棒棒。

  这就像《黄昏清兵卫》。

  当年明治维新,武士阶层在转型的过程中,确实有部分人很痛苦。但大部分人其实成了财阀,成了中产阶级,只有少数人到最后也未能适应社会变革,就像黄昏清兵卫。

  很多人说码农这个行业是吃青春饭的,35岁之后会如何可怜。但最后的武士,最后的棒棒都告诉你一个真相。

  任何职业都会有没落,可一个人未必只有一个职业。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份职业么?

  人一定要改变思路,拓宽视野。

  一个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打破自己舒适区,永远开拓创新的人,才是活的好的人。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去解读,比一味的哭哭啼啼的表同情,对更多的世人,有教育意义的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债市调整难挡申购热情 中欧天启1月20日结募-基金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