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专访唐宁:宜信一定会上市 现阶段坏账率2%―3%

核心摘要:   P2P公司从其在国内开展业务以来就非议不断:虽然让一些参与者得到了实惠,满足了很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总也绕不过“非法集资”的阴影,而不断出现的P2P公司跑路事件更是让这个行业饱受质疑。   处于风口浪尖的宜信创始人、CEO唐宁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详释了宜信的问题、宜信的未来。   房地产金融占比13%   中国证券报:一提到宜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个人对个人借款(P2P),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你一直强调宜信的P2P业务里没有资金池,这从技术层面能做到吗?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9

  P2P公司从其在国内开展业务以来就非议不断:虽然让一些参与者得到了实惠,满足了很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总也绕不过“非法集资”的阴影,而不断出现的P2P公司跑路事件更是让这个行业饱受质疑。

  处于风口浪尖的宜信创始人、CEO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详释了宜信的问题、宜信的未来。

  房地产金融占比13%

  中国证券报:一提到宜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个人对个人借款(P2P),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你一直强调宜信的P2P业务里没有资金池,这从技术层面能做到吗?

  唐宁:宜信下面有两块业务,一块是普惠金融,就是所谓的P2P。这块业务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做得最大的。而且直接撮合借、贷需求的做法会更多,目前这种方式占到P2P业务的40%。

  另一块是宜信财富,2009年开始做,2010年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运营。现在这块是独立财富管理机构里面做得最大的,已经超过了诺亚。除了做宜信自己的产品,还代销()、基金、、股权类产品等。

  具体的模式就是,假如我有3万元,已经借给一个小微企业主。然后理财者对这个小微企业主感兴趣,就把我的债权买走,他成了借款人的债主。我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把自己的一项资产给他,我也并不承诺这个人一定会还款。只不过是我跟这个借款人的关系变成了新债主跟借款人的关系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涉及任何资金池问题,也不涉及任何期限错配问题,这是一种借贷关系。如果说涉及分拆的话,比如说3万元,有三个人愿意借,就分为每人出借1万元。拆分是为了让出借者以更小额度把钱借给很多人,风险就分散了。

  中国证券报:在财富管理领域,最近出现了几款产品不能按期兑付的情况。你觉得这是不是对宜信财富管理模式的一种拷问,还是在经济下行时期的特殊现象?

  唐宁:首先,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零风险实在是理想状态,正常情况也不应该如此。出现风险,我觉得是正常的。

  从看待风险的角度上,关键在于如何犯那些好的错误,也就是说如何犯那些可以承受的错误。

  具体到一些出了问题的项目。例如,它是房地产金融项目,各种原因出现了资金延期到账,或者是其它一些问题。我们在这个过程之中尽到追踪的责任,跟项目方一起,跟客户一起去解决问题,做到信息充分披露。现在这些代销的项目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整体看我们现在的资产配置,P2P理财占77%,房地产金融占13%。其他不同的资产类别,例如VC、PE、保险保障、二级市场基金等共同占有剩余份额。所以,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上来讲,还是非常稳健的。从具体项目上来看,通过各种抵押、担保和后续的处置,问题都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不良率2%-3%

  中国证券报:P2P占宜信整体业务的77%,P2P主要是小微企业贷款,宜信的小微企业贷款又集中在哪些行业?是否主要是信用贷款?宜信是否也会像银行、民间借贷一样经历信用危机?

  唐宁:我们对P2P普惠金融服务这块业务非常有信心。我们做了充分的风险分散。从人群方面来说,做到了覆盖的多样性,有专职企业主、兼职企业主、都市白领等等。从地域上来讲,覆盖了120多个城市、20多个乡村。

  其次,在信贷技术方面来讲,抵押占相当的一部分。4月份的数字是抵押类的接近40%。

  我觉得很难把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我们的风险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比。比如说银行,我的理解是他是服务大企业、大机构,中企业、中机构的。我们是服务于小微企业、个人的。这种风险是不同的。我们的模式跟银行、民间借贷等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抵押等,宜信所面对的风险也不同。现阶段整体来讲,坏账率在2%―3%之间,类似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宜信也没有明显的哪个地域的风险就特别高的说法。不像银行的坏账这两年大多出在长三角,这可能跟我们对一些行业提前亮了红灯相关。

  宜信一定会上市

  中国证券报:业界有种说法,宜信如果在今明两年能够上市或者找到一个强有力的股东的话,会是最好的结局。否则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资金方面的问题。

  唐宁:关于风险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谈过了,不是问题,更不是必须要通过上市或找“靠山”来解决的。

  其次,关于上市。宜信的股东里面有大摩、IDG资本、凯鹏华盈基金等,都是国际国内顶级的机构,可能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股东了。

  宜信一定会上市的。这不仅仅是投资人退出的正当需要,也是宜信成为超越个人的组织的内在需要。所谓超越个人的组织,就是假如我不在了,或者宜信的某个管理者不在了,公司还在。而成为一家公众公司会有更大的可能去成为这样的组织。

  宜信之所以到现在还没上市,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选择。例如在什么样的市场行情上市,以什么样的方式上市等等。

  现在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不过其实如果有明确的时间表也不应该说,而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做。

(编辑:舞哲)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比BBA便宜 6座豪华SUV 凯迪拉克国产XT6 | 总编视角-新闻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